周寧:民生“加減”法構筑群眾幸福夢
寧德網(wǎng)消息 (蘭林興 王詩琦) 興業(yè)街改造、橋南舊橋維修、夜景工程建設……近日,周寧縣總投資7200萬元的16項市政工程建設全面鋪開,讓過往市民喜開顏笑、贊不絕口,他們強烈感受到了家鄉(xiāng)的變化和周寧后發(fā)趕超的強勁勢頭。
周寧縣從破解民生難題入手,為群眾辦實事做加法,減輕群眾負擔做減法,從飲用水安全、出行、就醫(yī)等難題入手,將財政“蛋糕”總支出的大部分切給民生,著力構筑群眾幸福夢。據(jù)了解,五年來,該縣財政用于教育、衛(wèi)生、道路建設等涉及民生的支出累計達43億元。
近年來,周寧縣不斷將政府財力保障的重點向社會民生事業(yè)和公共服務傾斜,先后投入1.6億元,實施校舍安全工程、薄弱學校改造等項目,成功創(chuàng)建國家“義務教育發(fā)展基本均衡縣”;建成各類保障性住房1670套,改造農村危舊房1136戶;新農村合作醫(yī)療累計受益29.2萬人,補償資金2.8億元;投入4億多元改善水利設施,解決15萬農村人口飲水難問題,9個鄉(xiāng)鎮(zhèn)“小農水”項目投入使用,除險加固11座病險水庫;打破交通瓶頸,加快推進衢寧鐵路、縱三線建設,全縣新增公路79公里,新建改建國省干道43公里,提升改造農村道路150公里;建成110千伏變電站2座、35千伏變電站5座,完成農村電網(wǎng)改造項目278個。農民生活水平逐漸攀升,水通、路通、電通……基礎設施建設打通了服務群眾“最后一公里”。
此外,該縣還掀起“效能風暴”,堅持把推動民生項目落實作為錘煉干部作風的重要抓手,“問癥”于群眾,“求醫(yī)”于基層,自覺接受人大監(jiān)督,廣泛聽取政協(xié)和社會各界建議。五年來,累計辦理代表建議670件、委員提案403件,同時,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,承接下放委托169項,取消行政審批120項,時限壓縮63.3%。
責任編輯:葉朝玉