閩東特色鄉(xiāng)村振興之路 | 福鼎崳山:人人當股東 整村奔富路
福鼎崳山芒垱村探索全民股份合作機制,共享生態(tài)紅利、共同走向富裕
人人當股東 整村奔富路
8月22日,在福鼎市崳山鎮(zhèn)芒垱村月亮灣農旅休閑基地,24間休閑屋早早客滿,游人踏浪戲水、笑語歡聲。雖受疫情影響,近一個月該基地已實現營收約30萬元。基地多收入一分,村民就多收益一分,這背后是芒垱村闖出的全民入股、共同富裕之路。
合作社打造的月亮灣農旅休閑基地,生態(tài)紅利人人共享。 本報記者 王志凌 攝
崳山,“中國十大最美海島”之一。芒垱,是島上魚鳥村的自然村,坐擁碧海金灘,風景如畫??啥嗄昵?,隨著村民外出捕魚、務工,原本61戶261人的村子僅剩40多人留守,優(yōu)越的海岸生態(tài)資源也湮沒荒草中,一度沉眠。
近年來,崳山鎮(zhèn)發(fā)展海島休閑旅居產業(yè),游客紛至沓來,芒垱也迎來轉機。黨支部引領,返村能人帶頭,2014年11月,全體村民入股抱團組建崳山蔓丹農業(yè)專業(yè)合作社,踏上了資源變資產、資金變股金、村民變股東的精彩嬗變之路。
該合作社理事長丁振清告訴記者,合作社股權由資源股和投資股構成,均由全體村民入股。其中,資源股共88股,所有村民的約700畝林地、承包地集中流轉到合作社,統(tǒng)一規(guī)劃經營;投資股共253股,由全體村民投資認購,兩次共籌資264萬元作為發(fā)展基金。人人當股東,資源共有、風險共擔、利益共享,全村擰成一股繩,齊心發(fā)力鄉(xiāng)村休閑旅游業(yè)。
據介紹,合作社通過滾動發(fā)展、爭取各級政府基礎設施投入等,至今已累計投入800多萬元,墾荒復綠、清海見藍,建成18棟海景木屋、6座特色船屋及海景露營地、休閑人工沙灘、觀景平臺、游客中心等旅游基礎設施,并發(fā)展生態(tài)果園、花卉苗木250多畝,集吃住娛游于一體的月亮灣農旅休閑基地崛起海岸,生機勃發(fā)。
綠水青山現,金山銀山來。2016年投運以來,該基地一路走紅,成為崳山海島旅游的熱點,年接待游客3.5萬多人次。截至今年,合作社累計營收超千萬元,發(fā)放收益分紅50多萬元,并通過吸納村民務工、購銷村民土特產等增加村民收入800多萬元,戶均年增收約1.31萬元。同時,帶動村民發(fā)展民宿、漁家樂等,全村旅游綜合效益逐年攀升。
“通過全民股份合作,凝聚合力、和諧發(fā)展、共同致富,芒垱村實現了生態(tài)、經濟、政治、社會等效益疊加共贏,走出了一條鄉(xiāng)村振興新路徑?!睄I芥?zhèn)黨委書記楊世凌表示,目前村里正搶抓福鼎開展“百萬村財、千萬鄉(xiāng)財”行動的契機,用活資金政策,并借助清華大學駐島鄉(xiāng)村振興工作站的智力支持,提質升級原有相對粗放的旅游產品、設施,以進一步放大生態(tài)紅利,讓整村共同富裕的步子邁得更大更實。
來源:閩東日報記者 王志凌 茹捷 吳枋宸
編輯:陳娥
審核:劉寧芬 周邦在
責任編輯:陳娥