人民網|寧德靴嶺尾村:一把剪刀促興旺
剪紙館墻上的剪紙作品。人民網 林曉麗攝
面面墻上畫剪紙。人民網 林曉麗攝
墻上的剪紙畫。人民網 林曉麗攝
人民網寧德11月27日電(林曉麗)從前的袁作干怎么也想不到自己會和一把剪刀結下不解之緣。
袁作干是福建省寧德市柘榮縣靴嶺尾村村民,兩年前,在外打石頭謀生的他選擇回到村里種植草莓。也是在那一年,村里開了個剪紙館,縣藝術館的老師每周都會來上課。農忙之余,袁作干常溜達到剪紙館看看熱鬧,剪紙老師孔春霞讓他跟同村的學員一樣,也拿起剪刀試試,沒成想,這剪刀一拿起來,剪得比初學者都要好。
成了村里“最有天賦”的剪紙能手,袁作干上了心,起初在村里定期跟著孔春霞學剪紙,到后來,干脆拿著剪好的剪紙,到縣藝術館去向她請教。
從剛開始學剪紙,到現在自己獨立創(chuàng)作,農民袁作干一股腦地扎進了剪紙藝術的海洋。不過,彎路也沒少走。“剛開始他學剪紙喜歡畫龍,但是怎么都畫不好,后來我跟他說,農民最熟悉鄉(xiāng)土,可以從鄉(xiāng)土中取材。”孔春霞說。
于是,種草莓的袁作干剪起了草莓,藝術來源于生活,果不其然,他剪出的草莓特別有生活氣。“不是那么寫實,但是很寫意,特別靈動。”孔春霞這么評價袁作干的作品。
實際上,袁作干與剪紙結緣,得益于近年來,靴嶺尾村創(chuàng)新實踐,打造“清新鄉(xiāng)野、文創(chuàng)田園”的剪紙?zhí)厣?。柘榮剪紙是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,基于此,近年來,靴嶺尾村以“文創(chuàng)”為媒,帶領村民學習剪紙的藝術創(chuàng)作技藝,對外搭建文創(chuàng)產品,為群眾拓寬增收路。
如今,走進靴嶺尾村,映入眼簾的是座座院落有文創(chuàng),面面墻上畫剪紙。剪紙進村莊,豐富了靴嶺尾村人的鄉(xiāng)村生活,也提升了大家的文化素養(yǎng)。“教村民們剪紙不只是教剪紙技術,而是教他們剪紙背后的文化和寓意,這也有助于他們進行創(chuàng)作。”孔春霞說。
去年,靴嶺尾村被授予“柘榮縣剪紙?zhí)厣?rdquo;榮譽稱號,這給了駐村第一書記吳盛坤很大的信心。“希望發(fā)展剪紙文創(chuàng)能夠展現村內特有藝術文化,提高文化氛圍。”
吳盛坤說,接下來,靴嶺尾村還將打造文旅發(fā)展模式,吸引游客來到靴嶺尾村學剪紙、游鄉(xiāng)間,拓寬村民增收渠道。
責任編輯:劉寧芬