太姥山下|蘇康寶:門外來客

還沒到家門,就聽見門口電線桿上,幾只喜鵲嘰嘰喳喳的叫聲。記得母親從小就告訴我“喜鵲門前叫,必定有貴客”。那一刻,我把話復述給母親,她咧嘴笑了,表情里裝著我難以領(lǐng)悟的秘密。
那個上午,我耐心地等待了半天,終究不見貴客上門。我笑著打趣母親:“時代變了,這喜鵲的話也不可信了。”母親嘿嘿一笑:“喜鵲從不會撒謊,誰說沒貴客,你不就是嗎?”
轉(zhuǎn)念想想,母親說的沒錯。在外地工作,母親獨居鄉(xiāng)下。我一周只能回家一次探望她,久而久之,在母親眼里便成了客人。時常想想,內(nèi)心總是滿懷歉意,這些年來無法常伴母親膝下,就這樣看著她在寂寞和孤獨中,一天天老去,成為我內(nèi)心最深的愧疚。
母親住了一段時間的醫(yī)院,出院回家時醫(yī)生叮囑,鑒于母親體質(zhì)虛弱,每日三頓正餐之后,上午和下午最好添些點心補充能量。母親腿腳不利索,行動艱難,無法上街買食物,于是周末回家,我都會帶一些新鮮蛋糕給她當點心。對于我的做法,母親起初很反對,說是吃不慣甜食。新鮮蛋糕擱置久了會發(fā)霉變質(zhì),連續(xù)幾個星期,見我丟了很多,愛惜糧食的母親很是心疼不已。
然而此后沒過多久,我發(fā)現(xiàn)每次帶回去的點心,竟然被母親吃得連渣都不剩。她每次吃點心時,家門口的電線桿上總會飛來一群喜鵲,母親望著那群喜鵲,臉上洋溢著一份別樣的喜悅。得意之際,母親還不忘拍拍自己的胳膊:“怎么樣,比以前胖了許多吧,這都是你的點心的功勞。”
我為母親的身體逐漸康復感到開心,當然我更高興的是每次到了家門口,總能看見那幾只喜鵲,沖著我嘰嘰喳喳。喜鵲在母親看來屬于吉祥之鳥。能被喜鵲盯著叫,我的內(nèi)心也如同母親一般歡欣。
漸漸地,母親對于點心的數(shù)量和口味提出了要求,她讓我多買些帶回家,最好咸甜搭配,這兩種口味她喜歡吃。我笑著回應她:“就怕你不吃,你若能吃,再多都沒問題。”母親咧嘴一笑,問我:“當真?”我說:“當真!”母親說:“那好,拉鉤?”“拉就拉,有啥好怕的。”我趕緊伸出右手小拇指勾起母親左手小拇指。
我的疑心始于偶然,每次帶回家的點心,一周未完便被母親一掃而空,這實在有些反常。因為怕點心擱置久了發(fā)霉變質(zhì),每次購買時我都算好了數(shù)量,況且點心只能當輔餐,不能替代主食。莫非母親是把點心當正餐吃了?這可了不得,憑她孱弱的身軀,根本就無法抵御點心里的熱量和糖分,若是抬高了血壓、增高了血糖怎么辦?見我疑慮重重,母親一個勁地寬慰我:“沒事,不會啦,你盡管放心地買回來吧。”
監(jiān)督母親并非我的本意,而是出于對她身體健康的考慮。我想看看母親到底是怎樣吃點心的。
那個周末回家特意繞到老屋后面的小路,站在過道里,母親的一舉一動都在視線里。吃點心的時間到了,那群喜鵲歡快地飛來,落在家門口的電線上,朝著母親嘰嘰喳喳歡快鳴叫。母親便將手中的點心掰成塊,丟在面前的水泥地上,那些精靈古怪的喜鵲,爭先恐后飛撲到地上,叼啄著點心。惹得母親心生愛憐,笑著壓低嗓門:“別慌,別搶,點心多的是,管夠,管飽。”喜鵲銜著點心飛上電線桿,望了一眼母親,就撲扇著翅膀飛遠了。沒過多久,一撥灰雀又飛過來,落在溪邊石欄桿上,母親順手一抬,又撒出第二波點心,那群鳥兒歡騰地啄食著地上的點心。
目睹此景,我頓時明白了一切,原來我買來的點心,母親根本就沒吃,全都喂鳥了。
那一刻,看著母親投食的情形,我能感受到她發(fā)自內(nèi)心的快樂。若沒有天長日久的熟絡,鳥兒們怎么可能與母親如此親近。
待鳥兒飛遠,我走到母親面前,猝不及防的她,顯得有些尷尬,她抬頭望著遠處電線桿上那排棕頭鴉雀,再看看手中的點心,朝我嘿嘿咧嘴笑了。我不想讓那群鳥看到我在為難母親,于是躲到她身后。那群棕頭鴉雀敏捷得很,啄了母親投出去的點心,很快就飛上更高的電線桿慢慢享用。母親見狀,茫然若失地對我說:“哎呀,你若不在,它們都是在我面前直接開吃的,根本不怕我。”聽那話意,好像我不該在這個時候出現(xiàn)。
點心的真相水落石出,母親滿臉歉疚:“浪費了你的錢,實在不好意思,這些鳥兒真挑剔,知道你給我買的點心是最好吃的,第一次吃上癮后,第二次換了點心,硬是不吃,鄉(xiāng)下買不到你帶來的那種點心,我只好把你買的給它們吃了。好歹它們每天都會定時來陪陪我,就當是我替你感謝它們了。”
母親話畢的那一刻,我的眼里泛起一種潮濕的感覺。原來那些被我視作 “浪費” 的點心,早已化作母親與鳥兒之間的秘密約定。想起當時與母親拉勾的情形,我忽然醒悟,母親當初要的哪里是咸甜兩味的點心,她要的是每周一次與我的見面,她要的是能在喜鵲的叫聲里,篤定地看見我出現(xiàn)在她面前,知道有人記掛著她的晨昏,知道我能為她帶來點心。
轉(zhuǎn)身抬頭,又聽見喜鵲在電線上叫,那聲音里仿佛摻了蜜。忽然間,我才明白,原來世間最大的幸福,并非物質(zhì)上的享受,而是被人放在心底里,日復一日地惦記。就像母親獨守老屋,日思夜想盼我歸來;就像母親為鳥兒撒下的每一塊點心,其中都隱藏著對陪伴的期盼。
來源:閩東日報
作者:蘇康寶
編輯:林哲雨
審核:藍青 周邦在
責任編輯:林哲雨
(原標題:太姥山下|蘇康寶:門外來客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