汲取源頭活水 落實八項規(guī)定?|不在辦公室交接,到基層去!
走進寧德福安坦洋村“振興之路”主題館,這樣一句話映入眼簾:“青山不老,綠水長流,喝過坦洋工夫茶,人走情常在。我的心和你們的心是永遠貼在一起的。”暖心的話語,一下子將人們的思緒,拉回到35年前習近平與接任者在基層交接的場景。
圖源:今日福安
1990年5月初,已赴任福州的習近平回寧德交接工作。
習近平和接任地委書記的陳增光說:“我們地委班子交接也搞個創(chuàng)新吧,今天不在辦公室交接,到基層去!”
一聽這話,陳增光覺得很意外:“以前領(lǐng)導(dǎo)交接都是在辦公室,話別嘛??闪晻洸贿@樣做,說要下基層。我覺得很有深意,當即表示沒問題。”
具體怎么走,習近平早都想好了:“福安縣是我的掛鉤聯(lián)系點,就從福安開始,然后再去壽寧。”
5月4日,下著細雨,習近平到了福安,第一站是賽岐鐵合金廠。在廠房,習近平對廠長說:“我就要離開閩東了,許多工作只是開了個頭,來不及展開。增光同志會一如既往地關(guān)心你們,支持你們。”
吃過午飯,一行人來到習近平的黨建聯(lián)系點——坦洋村。在習近平掛鉤幫扶下,坦洋村依靠茶業(yè)致富,路子越走越寬。
坦洋村的招牌是坦洋工夫茶。泡上一杯清茶,習近平與大家話別:“原想安排一段時間到村里住一陣,走走家,串串戶。沒料到這次走得這么匆忙,心里很遺憾。青山不老,綠水長流,喝過坦洋工夫茶,人走情常在。我的心和你們的心是永遠貼在一起的。”
寧德市坦洋村
5日一大早,習近平來到壽寧縣,和當?shù)馗刹咳罕娮勗拕e。
大家跟習近平匯報了壽寧的變化。習近平聽了說:“聽了大家的匯報,感覺我們壽寧這幾年有了非常大的變化,我也很高興。但是客觀地說,壽寧還是‘小個子’,發(fā)展較慢,總量也好、人民群眾生活水平也好、交通設(shè)施也好,都還處在貧困狀態(tài)。壽寧有一片大好河山,只是條件太差了。要路沒有路,要錢沒有錢,要電沒有電,這樣的地方引進外資很困難。所以,壽寧發(fā)展慢,我完全不怪干部,也不怪群眾,不是你們不努力,是我們的客觀條件制約了發(fā)展。現(xiàn)在我們?nèi)〉玫某煽円隙?,但是千萬不要沾沾自喜,一定要看到我們才剛剛走出第一步。”
1989年7月,習近平冒著酷暑,帶頭步行到下黨鄉(xiāng)調(diào)研。圖源:《習近平在寧德》
從壽寧回來的第二天,習近平動身去福州。
兩任地委書記工作交接在基層,一杯清茶話別,在閩東發(fā)展史上留下了一段廣為傳頌的佳話。“交接在基層”從此在寧德扎下了根。
黨的十八大后出臺的中央八項規(guī)定,第一條就是“改進調(diào)查研究”。從調(diào)查研究里不斷獲得、不斷鞏固的,是做好工作的知識、能力,是實事求是的作風、路線,更是對人民的深厚情感,對使命的盡責擔當。
近年來,寧德市踐行“交接在基層”理念,印發(fā)鄉(xiāng)鎮(zhèn)黨政正職離任交接辦法,聚焦“最放心不下的人、最放心不下的事、最放心不下的地方”三個重點理清交接清單,規(guī)范交接程序,推行一線交接,引導(dǎo)廣大干部踐行正確政績觀。
“一線”交接,避免了紙上談兵。因為交接不是簡單簽個字,而是要把“家底”理清楚、把責任傳到位。交接清單在手,才能保證后續(xù)工作穩(wěn)步推進,避免“新官不理舊賬”。
2024年,福建出臺試行市縣黨政正職離任交接清單管理制度,對交接的對象、清單內(nèi)容、交接時間和程序、清單的應(yīng)用等內(nèi)容作出明確界定,進一步加強對市縣黨政正職的管理監(jiān)督,促進干部離任交接工作程序化、規(guī)范化。
來源:新福建
編輯:陳娥
審核:藍青 林珺
責任編輯:陳娥
(原標題:汲取源頭活水 落實八項規(guī)定?|不在辦公室交接,到基層去!)